无障碍
浏览
无障碍浏览
工作动态
/
/
>
〈言论〉“动漫+旅游”,有N种玩法

〈言论〉“动漫+旅游”,有N种玩法

  • 分类:工作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8-22 22:28
  • 访问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 读

不论天气如何酷热,七八月都是属于学生的黄金时段,几岁至二十几岁的这个群体是暑期旅游的主要带动力,生生将不宜出行的酷暑变成了旅游业的一大旺季。对同样以青少年为主要消费群的动漫业而言,暑期要做的当然不仅仅是加大电视动画的播出力度,更要和旅游业携手,整一番不一样的动静出来。那么,动漫与旅游可以怎样跨界融合、互相借力达到共赢?《中国文化报》动漫版特别推出主题策划,通过两家观点、三个案例试图揭开“动漫+旅游”的一角,希望引起业内更多关注和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 点

动漫切入旅游正当时

庹祖海 | (中国动漫集团董事长)

今年夏天,当人们谈到动漫和旅游的时候,势必会想到上海新开张的迪士尼主题乐园。这个全球闻名的文化旅游产品,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让我们认识和体验到动漫和旅游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以巨大的文化和经济影响力印证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一论断。动漫是一种无障碍的视听性世界语言,而旅游所见的自然人文,也是一种无障碍的视听性世界语言。

有人说,这是一个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时代,以动漫游戏为主体的泛娱乐不仅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甚至还惊醒了沉睡在故宫数百年的皇帝,让他们“萌萌哒”穿越到人间。实际上,我们可说这是个“趣时代”——有趣,成为人们追求的一个时尚热点。动漫、游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创影视产业正是创造有趣和快乐的产业;而以体验、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业则让人们以另一种心境看待这个世界,以新的眼光发现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景观和乐趣。

可以说,因为都有“趣”,动漫和旅游这两个产业具有天然的可连接性。无论是“动漫+”还是“旅游+”,都在走向融合与渗透。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动漫为旅游业培育了新的庞大消费人群,给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新课题。

在动漫游戏氛围中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现在已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当他们进入旅游状态的时候,当然更容易亲近那些动漫化的或具有动漫色彩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这是旅游业需要关注的供给侧改革。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景点把动漫游戏内容转化为设施和体验项目,为的是吸引年轻游客,满足游客新型消费需求。

第二,延展性很强的动漫产业链为丰富旅游形式和文化内涵提供了多向选择。

动漫产业链较长,有艺术性很强的漫画/插画作品,有参与度很大的cos表演/宅舞,有观赏性很强的影视动画,有互动性很强的游戏动漫,以及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动漫授权与衍生产品。这条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可以给旅游业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提供丰富的选择。

第三,动漫给旅游带来了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

多年前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曾经把漫画与人们的关系分为几个时代,逐渐从玩具时代、点心时代、主食时代、空气时代到符号时代。现在,中国正在进入动漫的空气时代,我们身处一个到处充满动漫文化的社会。一些城市或景区开展动漫主题活动提升文化内涵,设计动漫形象作为代言人和制作动漫形象广告提升亲和力,通过吸引动漫爱好者参加活动,来带动家人和朋友投入旅游。在人文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厚的城市甚至县域村镇,动漫都能成为扩大影响、带动消费的宣传媒介,在开发新的旅游目标人群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例

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

一个旅游县的动漫梦想

by 程丽仙 | 本报记者

说起动漫节,我们对举办地的第一反应是北上广一线城市,其次是省会城市,很少人会想到“县级行政区”中的县。但今年8月上旬,在中国西南腹地的山地旅游大省贵州,在贵州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出现了一个名为“2016首届中国•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暨绿宝石动漫大赛”的活动。

就内容而言,该活动可谓名实相符——动漫大赛征集的4500多件作品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嘉宾来自德国、以色列、西班牙、俄罗斯、印度等地;为期一周的儿童动漫夏令营由中、法、印动漫人士担任指导老师,在绘画、动画创意制作之外,还带领孩子们排演出一台简短的动漫舞台剧。

“本次活动瞄准动漫艺术发展前沿,邀请国内外动漫产业精英汇聚荔波,给荔波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和理论支撑,为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的这段话道出了本次动漫节的初衷与作用。

办动漫节也是宣传旅游

今年53岁的尹德俊对当前动漫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得并不多,他甚至数不出几个时下正流行的动漫品牌和形象,也不懂得那些充满二次元色彩的语汇,但是,他对动漫的理解并不“out”。“我认为动漫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视觉语言,是一种促进交流的艺术形式,通过它,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可以直接沟通,而且很受孩子喜爱。”尹德俊对记者说。

2015年1月,尹德俊就任荔波县委书记,力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强调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举办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地方造势。“旅游城市终归需要宣传。”他说,“如果只是一味地硬推荔波多美多好,人家未必相信,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让来的人替我们传出‘荔波很美,值得一来’这样的话,效果自然不同。”

面积2431.8平方千米的荔波地处黔桂交界,地形兼具贵州高原和广西丘陵的优势,森林覆盖率达65%,有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和“最美喀斯特”,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突破了1000万。

2015年6月,尹德俊到北京拜访了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表达了举办国际动漫交流活动的想法。王六一从事中外动漫文化交流多年,与国外动漫协会、机构联系颇多,2007年至2015年曾为贵阳市策划过8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我是贵州人,当然愿意为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接下了动漫节总策划的任务。”王六一给记者回忆。

另一位总策划是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王心一,她为动漫节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支持。“看到国际动漫艺术大师笔下的荔波,深感构思奇特、想象无限,这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荔波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多彩浓郁的民族文化的好机会。”在王心一看来,动漫节是整合优质资源助推贵州科技、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尝试,不仅为荔波增添艺术色彩,也为多彩贵州增添一抹亮色。

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助力当地儿童教育

在荔波县的18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主要为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这些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风情、文化是荔波在自然风景之外的又一优势,如何向外界展示其魅力,形成吸引力?

“我们在想,能否用卡通的形式来展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尹德俊以一种自问的语气对记者说,“一谈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大家都会想到服饰、建筑、生活用具等,那些是必要的,但还需要创新,比如用漫画夸张地、生动地去表现民族文化特色,这应该也是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喜欢的形式吧。”

在动漫节期间举办的国际动漫与旅游产业研讨会上,俄罗斯独立动画节主席德米特里•斯特里科夫介绍了俄罗斯某地主办景观设计类活动的一些经验,他认为,当艺术家们来到荔波,充分感受到当地美妙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之后,会很自然地把它们变成作品和艺术品,传播出去,渐渐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荔波。以色列漫画家卡兹在表达了相似看法之后,提出建议:本次动漫节的创作主题过于宽泛,聚焦性不强,希望明年的主题更鲜明更集中一些。

尹德俊对此深以为然。“第一次办这样的活动,我们的想法很多,但限于经验和执行能力,只能一点点去做,在学习中实践,在摸索中进步。”他并不讳言此次儿童动漫夏令营的宣传力度不够,存在营员人数不多、当地孩子参与不多的问题,“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这次讲故事没讲到位,但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对内,发动当地孩子参与,让动漫夏令营融入儿童教育活动中;对外,吸引别处儿童参加,让孩子带着父母到荔波来。”

荔波特色的动漫梦想

可以看出,“儿童”与“动漫”这两个元素都被视为荔波旅游发展的推动力,两股力量拧合在动漫节的旗号之下,使后者呈现了不同于其他动漫节的“荔波特色”。

其中,最容易提及的是,“这是国内首个以儿童为主题的动漫节,是一个文旅结合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而不怎么谈到的是,荔波县没有动漫企业群、没有自产的动漫形象和品牌、没有大型室内场馆,前两者使一些嘉宾在谈到“荔波动漫产业”6个字时忽有无从开口之感,后者则使原计划在邓恩铭广场举行的动漫节开幕式因大雨而不得不从晚上改至次日上午,个别活动因此未能开展。

相关下载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推荐动态

Copyright 2020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38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