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庹祖海一行赴武汉,出席了“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活动。庹祖海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集团与武汉市有关项目合作情况,对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受聘为武汉市“招才顾问”。
庹祖海一行还与武汉市委宣传部、汉阳区、青山区有关领导和参会的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工作沟通与商务联络。
本场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系列专场活动是部属在汉高校年度收官之作,300余名校友齐聚武汉,华师专场现场共完成34个项目的签约,吸引投资1819.8亿元。
至此,2017年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部属在汉高校的系列专场活动圆满收官!九场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累计突破13000亿元,成为武汉赶超发展的强劲动力,充分彰显了武汉校友的情怀和实力。
以下为庹祖海演讲全文(“感恩华师 共赢武汉”):
今天,我们不忘初心,不远千里,再聚桂子山,参加“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华中师范大学专场,重温青春梦想,共谱盛世华章!作为校友和中国动漫集团负责人,我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对受聘为武汉市“招才顾问”感到十分荣幸!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离开桂子山的这些年,我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不仅保持着密切的私人联系,还建立了互信互助的工作关系。现在,武汉市委市政府把握新时代大趋势,谋划大武汉新未来,以 “一留一回,两个百万” 等创新大手笔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下手稳准狠,抓住人才这个命脉实现“资”“智”双收,这些措施在武汉干部群众和关心武汉的人们中引发热烈反响,我早已关注,十分敬佩!我们这些曾经的武汉学子自当如江河之归海,景从而云集。我们来到武汉,是因为看好武汉,是想要做多武汉!下面我结合公司情况谈谈与武汉文化产业互利合作的看法:
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国动漫集团的情况。集团是文化部主管的平台型、公益型文化央企,以“服务动漫产业,普及动漫文化”为使命;动漫产业是大受年轻一代欢迎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家十分重视。近年来我们负责建设“国家动漫游戏综合服务平台”、“国家动漫创意研发中心”、“中国动漫品牌海外推广工程”、“华漫驿站众创空间”、“中华文化经典精髓动漫化数字化运营”等多个国家级文化产业项目,这些平台型、引导性项目都可以和地方政府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如国家动漫游戏综合服务平台武汉分平台合作建设已经启动,与汉阳区、青山区的有关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我们还在武汉办了一些高端论坛会议,如与汉阳区政府和武汉市文化局主办的“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峰论坛”于本月18日-19日成功举行,这是今年4月文化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后首个全国性论坛;12月12日-13日,与武汉市委宣传部和武汉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将再次在武汉举办。
其次,我想对武汉发展文化产业提两点建议:
第一,重点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从全国看,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三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占GDP比重为4.14%。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多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速,发展最快,体量不断增大,这是行业大趋势。从武汉看,这方面有何优势?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做基础,有突出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做支撑,有一批新锐企业可以带动,有大量传统的文化企事业机构和资源需要转型升级。但武汉还没有形成突出的产业阵型,没有龙头企业,缺少行业话语权。以我对有关城市的对比研究来看,我觉得需要国家级平台来聚集资源、激活潜力、放大影响、提升形象。平台可以是展会节庆、园区基地等。这里我愿意首推文化部主办、由动漫集团承办了13届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从北京来武汉举办。
第二、以新理念建设文化创意街区,提升市民幸福感,增强城市吸引力。文化产业是“热产业”,有温度,人才对创意氛围和环境要求很高,不能按照一般产业园区那样来做。文化部正在抓园区转型升级,许多专家认为文化聚集区和街区是个升级版,它包含文化生产交易体验消费等多个业态,居民与游客共享,承载公共文化服务和市场化服务两种功能的城市空间。这样的空间需要选择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独特建筑风貌的街区进行专项规划设计,注入创新力量,慢慢培育而不是快速打造,让它成为城市的个性标记,成为“本地人经常想去,外地人首先想去”的乐园。北京的798是一个成功案例。武汉有几个地方如“汉口文创谷”,汉阳造遗址,武昌昙花林等地,建设好了那是一个可以在城市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所在,成为城市文脉文心。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武汉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我相信文化一定会在大武汉的复兴中焕发无限精彩和力量!
最后,祝“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华中师范大学专场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编辑 魏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