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浏览
无障碍浏览
工作动态
/
/
>
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2018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方向)侧记

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2018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方向)侧记

  • 分类:工作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8-10 14:44
  • 访问量:

为加强对数字文化内容创作的引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26日至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主办,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方向)”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24个省区市,动漫、文创、数字科技、文化传播、数字出版等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知名文化企业的40名学员,在为期5天的研修期间,不仅充分了解了国家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趋势、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新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情。

在行业期盼与企业呼声中如期而至

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4月,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作为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散播火种,此次研修班在行业期盼和企业呼声中如期而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文化企业特别是很多民营文化企业创作开发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数字文化产品的热情很高。但如何让企业的一线主创人员在创作开发中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更加高质量地在数字文化产品创作开发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亟需要引导和提高。文化产业司首次以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为主题,面向文化企业组织举办研修班,就是为了体现这种引导和帮助。为办好研修班,我们紧锣密鼓精心筹备,课程设置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多方论证和调研,希望通过研修,学员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新的思考和感悟,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有新的启发和创意,并将学习的内容传播弘扬开来,形成一种联动效应。”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企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

在研修地的选择上,主办方与承办方也颇费苦心,这期以优秀传统文化创作题材为方向的研修班落地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认真研究之后的必然选择。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座谈中,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时光匆匆流逝,虽然距习总书记参观考察已近5年,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却在曲阜生根发芽,始终为奋斗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第一线的人们带去指引和力量。如今,遵循着总书记在曲阜的足迹与讲话精神,学员们在研修期间必将能够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用心负责策划课程 尽心竭力传授精华

本次研修班以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现场教学、学员交流和项目对接等方式开展,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腾讯研究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北京大学等政府相关部门、文博单位以及知名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为学员们授课,分享和研讨以数字化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验。

形象生动、具体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巧妙风趣地讲解,这种独特的授课风格,让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深受学员们喜爱,他以“中国文化与管理的智慧”为主题,就“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怎样更好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等问题,为学员们答疑解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孙熙国这样讲到。“非遗手工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创新应坚持以‘用’为引领,能‘用’即‘活’,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自然能传承工艺,同时发现其新价值、创造新价值。”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为学员们带来了课程——“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整整三个半小时的课程里,章莉莉声情并茂、图文兼备的讲述带领学员们领略了非遗之美、创意设计之美以及二者跨界融合所产生的神奇的化学反应。

研修班能够如此圆满和成功,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学会看来,一届成功的研修班也浸润了组织者的诸多心血。“在整个研修期间,我们本着用心、负责的态度,在全面深入了解国家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战略方向的基础上,依照数字文化产业当前的发展脉络,响应文化企业的呼声,来制定研修计划和安排课程,课程安排好之后又力邀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从业者来为学员们授课。”陈学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新面貌回到为之奋斗的“文化阵地”

为期5天的学习既紧张又充实,当研修进入尾声,学员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最后的结业座谈会与提交的学习体会中,每个人都感慨颇深。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从细雨嘀嗒到艳阳明媚,在曲阜的几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温雅与灿烂。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名城,一周的学习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冼静贤在研修期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就如何实现传统民间工艺的新发展有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这些认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多方面思考。“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带来‘数字化让 故宫成为一种生活’的课程实在让我震撼。一堂课下来,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所实践的数字化是多么的狭隘,而数字化实际上又是能给传统文化带来如此不一样的呈现,如此多有趣的玩法,如此多可以创收的手段和方式。”冼静贤如是说。

“白天紧张充实的课程学习,让我从宏观上学习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史有了系统的了解,在文创产品开发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等方面也有所启发。此外,和同学们每晚的交流讨论,又使我了解了全国的同行们正在努力做的工作和项目,互通有无。”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璐表示。

研修结束后,学员们又将带着新的面貌回到自己为之奋斗和努力坚守的“文化阵地”上,张璐感慨道,“面对中国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化人,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研修结束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我们一定会继续前行,努力做出有创造性的文化精品,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婧

相关下载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推荐动态

Copyright 2020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38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