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20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动漫集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海淀区人民政府、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联合主办。论坛汇聚国内外行业内“政、产、学、研、企”等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发表演讲并围绕数字艺术产业展开对话。
2020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耿军,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庹祖海,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副局长关宇,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秘书长姚项军分别为论坛发表致辞及主旨演讲。
耿军认为,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旅游要素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呈现形态,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复苏势头良好,数字艺术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可以发挥有效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耿军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
庹祖海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技术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创新发展和在丰富产品内容供给、以及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特别是海淀区在数字技术发展上实力领先。今年,第四届论坛在北京举办,可谓得天独厚,希望大家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交流研讨数字文化艺术发展的新观点、新进展,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
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庹祖海致辞
关宇致辞时表示,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副局长关宇致辞
大会主论坛聚焦“数字文化新动力·城市发展新活力——数字艺术产业赋能城市软实力”主题,通过前沿技术、趋势展望、理论研讨、创作交流、成功案例解析等环节,解读行业政策、数字艺术与技术、文化和旅游消费、金融支持等关键问题;展示数字艺术产业发展成果,勾画数字艺术产业发展新未来。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以“新环境下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主题做精彩演讲,围绕数字艺术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发表主题演讲
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秘书长、京东方科技集团执行副总裁、京东方艺云科技董事长姚项军演讲主题为“携手共建百万数字艺术体验场景 ”,介绍了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等内容,从技术层面和艺术体验角度带来精彩演讲。他表示,要想把数字艺术产业做大做强,需要从技术端、应用端、内容端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创新。
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秘书长、京东方科技集团执行副总裁、京东方艺云科技董事长姚项军发表主题演讲
国务院参事、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发展中国家院士石勇教授带来“从大数据分析到大数据文化”主题演讲,论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对于文化产业的看法。
国务院参事、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发展中国家院士石勇发表主题演讲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王寒英演讲主题为“5G促进智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她介绍了咪咕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牵头制订了T.621手机动漫国际标准及产生的应用和探索,并表达了将携手H.629.1共同用中国标准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美好期望。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王寒英发表主题演讲
会上,举行了“百万数字艺术体验场景项目”启动仪式。本项目是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由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联合各方的力量,依托我国自主原创的国际标准以及产业联盟已有工作基础,特别成立的项目,旨在“十四五”期间发展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成员500家,产业联盟基地5个,建设数字艺术体验场景500万个,汇集数字艺术内容5千万,触达人数达到5亿人,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产值500亿元。
据姚项军介绍,“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为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整套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的系统标准,填补了数字文化显示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该标准有四个方面完整的定义——定义数字艺术显示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定义数字艺术显示系统构架;数字艺术显示终端光电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定义数字艺术内容、内容提供者和显示终端的元数据。
“百万数字艺术体验场景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吕本富主持,对话主题为“数字文化新动力•城市发展新活力——数字艺术产业赋能城市软实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林增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刚,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数字艺术研究院长王泊乔,哔哩哔哩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共事务总监朱承铭围绕“政府如何扶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数字艺术产业赋能城市发展”、“文博传承城市文化记忆”、“数字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数字文化拓展产业空间激活城市经济”五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精彩纷呈。
主论坛圆桌对话
本次大会举办两场分论坛。一是以“数字赋能•万物互联”——数字艺术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探讨数字产业的创新发展,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主持。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健发表“拨开尘沙•又见敦煌——数字化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主题演讲,介绍了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歌华大型文化活动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颖带来主题为“沉浸式光影艺术助力消费模式创新”的演讲;爱奇艺副总裁杨晓轩从技术、平台、市场、用户等几个方面的变革进行分析,发表“变革思维是实现文化产业价值释放的前提”主题演讲;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艺术事业部总经理吕继刚从打造现代科技+当代审美的数字艺术内容生态角度,发表“科技助力,构筑数字艺术内容新生态”主题演讲。
分论坛一现场
分论坛二主题为“融合•创新•共赢”——数字内容供给与文化和旅游消费创新,由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陆地主持。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必虎演讲主题为“基于数字艺术的旅游吸引物创意与开发”;新媒体艺术家、青鸟新媒体艺术总监、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林俊廷演讲主题为“科技唤醒历史,经典漫游未来——以新媒体艺术活化传统文化,连结未来商业想象”;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演讲主题为“信息消费升级需加快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圆桌对话主题为“数字艺术内容供给与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探索”,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佳臻、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CEO贾哲、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北京黑油数字展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鹃、新飞翔集团二次元事业部总经理廖原,针对“消费升级给数字艺术产业带来哪些机遇?”“数字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探讨”“如何提高数字艺术内涵促进经济发展”、“技术驱动与数字艺术内容创新”、“以融合思维创新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分论坛二圆桌对话环节
本次论坛以数字艺术内容供给与消费、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探索、数字艺术展示、数字内容技术提升、成功案例分析和数字艺术产业投融资等作为核心讨论议题。通过行业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优秀企业代表进行演讲互动,对行业趋势展望、解读政策、理论探索、案例分享,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当前时期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 已先后在武汉、青岛、海口等地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得到业内强烈反响,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政府一致好评。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产业促进处处长马力,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中国动漫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陈学会,中国动漫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悦,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张钦仓等领导在场就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哔哩哔哩、爱奇艺等各机构专家学者及北京歌华文化文化发展集团、上海高科技文化装备协会、深圳招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近100多家企业代表参会,论坛参会人数规模达600余人。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今日头条、新浪等3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社圆点直播进行了现场直播,实时在线观众最高达到52万人次以上。